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适应高教改革形势,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建设发展实际,特制定我校“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概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建校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五年来,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鹤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学校以建设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规范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目标,以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学研结合,实行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抢抓机遇,强化发展,办学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1、专业建设全面推进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多次对鹤岗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各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状况,逐步调整专业结构,在巩固教师教育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招生专业数已由2006年的9个,发展到2010年的26个,学校现有教育类招生专业11个,职业技术类招生专业15个,基本形成了教师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
2、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制定《鹤岗师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全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实施“硕士工程”和“名师、良师”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优秀教学团队逐步壮大,教师队伍结构日渐完善,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名师4人,校级良师3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3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5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5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8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6%。现有“双师型”教师143人,占专任教师的64%。
3、课程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坚持以教学改革统揽全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整合,压缩理论课,增加实践课,鼓励编写并使用校本教材,建构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营造了浓厚的精品课建设氛围,《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俄语》、《基础会计》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综合英语》等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以省级精品课为重点,以校级精品课为辐射”的精品课建设体系。
4、科研工作实现重大跨越
学校制定并实行教师科研成果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营造了浓厚的教研科研氛围。“十一五”期间,教学科研人员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610篇,在厅级以上科研部门立项教改、科研课题53项,结题54项。教学科研人员主、参编并出版教材、专著、教学参考书95部。教学科研人员教育、科研成果获奖48项,参加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获奖4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50余项。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专升本”考试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录取比例为47.2%,占全校毕业生的8.5%,高出全省平均比例3.5个百分点;2010年录取比例为54.9%,占全校毕业生的13.1%,高出全省平均值8.13个百分点。
6、学生思想教育全面开展
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增开人文素质选修课,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提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定期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和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法制、形势任务、就业发展等教育活动,构建科学的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7、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强化招生宣传工作,积极创新招生形式,逐步扩大招生地域,招生范围已由2006年的 21个省、市、自治区,发展到2010年的28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人数已从2006年的2986 人,发展到2010年的 3161 人。
8、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强化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努力搭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联系平台,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现已扩展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京津唐”、青岛、绥芬河等地。2007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始终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9、基本建设有序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投入660万元,扩建图书馆3600平方米,并对图书馆旧楼进行部分改造,使图书馆的面积达到8915平方米,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学习和科研的需要;投入110万元,对实验楼进行了维修改造,并新建英语超市、土木建筑等实验室9个,精品课录播室、语音室2个,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入300多万元,粉刷了东西两个校区的7栋楼体,维修了校园的部分围墙和道路,改建了学校大门,维修了两个湖沿和一座小桥,建设了一个休闲广场,开发了一片生态园,同时对校园还进行了全面的美化和绿化。2009年投入44万元维修了屋面防水系统;投入147万元,改造了宿舍楼、教学楼和办公楼的所有卫生间;投入6万元,粉刷了宿舍楼;投入4万元,维修了校园消防管网系统。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二)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
学校党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定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相关文件,先后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专题活动,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学校党委于2006年被评为鹤岗市先进性教育先进集体。
2、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委会议等形式,坚持“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的原则,强化民主管理,尊重集体意志,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充分发挥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3、党建工作有序推进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立了6个基层党总支,25个基层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委于2008年被评为市级党建工作先进党委,有两个党总支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学习和义务奉献活动,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学校党委共举办积极分子培训班5期,培训积极分子740人,发展党员 447 人,其中学生党员394人。
4、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及时宣传中央、省、市和学校党委精神,及时宣传学校党委发展思路和相关举措,及时宣传师生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先后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稿件4篇,在省级新闻媒体发表稿件94篇,在市级新闻媒体发表稿件419篇,广泛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进程,增强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鹤岗师专报》、《鹤岗师专团报》全面反映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师生的精神风貌,受到校内外的好评,有力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4、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政纪、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制定了《鹤岗师专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等文件,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坚持警钟长鸣,先后举办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和图片展各三次,营造了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
5、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我校现有副科级以上干部 137名,其中副厅级干部2人、正处级干部7人、副处级干部28人、正科级干部41人、副科级干部59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30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22%;36至40岁的16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12%;41至45岁的42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31%;46至50岁的21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15%;51至55岁的21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15%;56岁以上的7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5%;研究生学历的8人,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6%;大学本科学历的116人,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85%;大专以下学历的13人,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9%。
6、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工会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职代会提案处理落实率达到百分之百。在常规工作中,精心组织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工会两次被评为鹤岗市模范职工之家、先进基层工会。校团委积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在国庆节、青年节等节日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校团委先后荣获市级“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先后有20个团总支、支部获得全市“五四红旗团总支(支部)”荣誉称号。
7、和谐平安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党委始终以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建立了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明确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保证了校园的长期稳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教职工和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建立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定期开展安全教育,重视日常安全检查,杜绝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2007年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开放式办学,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将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规范化高等专科学校。
(二)编制依据
1、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
6、《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7、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战略的有关要求;
8、《黑龙江省“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
9、《鹤岗市“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
(三)基本原则
1、服务地方。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发挥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符合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积极为鹤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
2、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3、校企合作。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强化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和学校对社会的服务。
4、协调发展。坚持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协调统一,正确处理教育教学和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的关系,探索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
(一)发展定位
1、类别定位:师范院校。
2、类型定位:高等专科教育。
3、学科专业定位:以教育类专业为龙头,以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学前教育、会计与审计、应用俄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兼办语言文化、计算机、建筑设计、矿业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社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发展优势专业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兴专业。
4、办学层次定位:专科(高职高专)教育。
5、办学形式定位: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6、办学规模定位: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5000人,非全日制教育培养人才5000人。
7、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辐射全国,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小学师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技术人才。
8、办学特色定位:强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整合,适时开设“辅修专业”,规范实习实训环节,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开展普通话、应用文写作、社交礼仪、三笔字、绘画、器乐和计算机应用等课外活动,实现职业认证课程与学历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实施“多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9、办学水平定位:坚持开放式办学,借鉴国内外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打造办学特色,力争到2015年将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规范化高等专科学校。
10、功能定位: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与小学和幼儿园的联系,参与相关教学改革,为发展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强化产学研结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区域文化研究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大学应有的文化引领和社会服务作用,努力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的基本实际,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的原则,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创造“教师教育求特色,职业技术教育成规模”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专业总数达到43个,其中职业技术类专业达到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形成“以教育类专业群为龙头,以学前教育(方向)群为重点,以矿业工程类专业群和财务会计类专业群为两翼,以其他专业为补充”的专业建设体系。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专业特色,重点强化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将语文教育、学前教育、会计与审计和应用俄语四个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
2、学生规模
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强化专业结构调整,不断创新学校办学形式,全力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其中职业技术类专业在校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方向),2011年招生超过300人,到2015年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将学校建成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幼儿教师培养基地。
3、教师结构
继续实施“人才兴校”战略,采取引进人才、派出进修等形式,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1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达到15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95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30%。通过引进、进修和培训等形式,重点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70%。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强化产学研结合,广泛聘用企事业相关专业人才来校任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
4、科研工作
继续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术热点、区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十二五”期间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新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并将语文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保证3部达到省级优秀教材标准。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平均每年有1至2门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课行列,到2015年我校省级精品课数量达到10门以上。创办《鹤岗师专学报》,为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立相关科研机构4个,突出地方经济、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繁荣区域文化贡献力量。
5、基本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以建设规范化高等专科学校为目标,在大力强化内涵建设的同时,加强新校区的基本建设,完成学校的整体搬迁任务。在新校区的建设上,以建设现代化本科大学为目标,强化校园的科学规划,在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科学设计,既保证相关生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又要保证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努力塑造良好的现代大学形象,将学校建设成为鹤岗市对外宣传的重要品牌。
6、教学设备及图书资料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职业技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改善相关专业实训条件,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环境。有计划地购置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为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加强图书馆建设,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知识更新情况,每年购置纸质图书不少于1.25万册,提高图书资料的专业化水平,到2015年纸质图书总册数达到 30.5万册,为教师科研和学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7、实习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下大力气抓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现培养高技能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学校计划投资500万元,在原有的实训室、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集教学、实训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并对原有的实训、实验室进行补充和完善,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实训的各个环节。到2015年,新建、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15个,总数达到63个;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1个,总数达到6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实现发展规划的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巩固教师教育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建构学校专业布局,全力增强学校竞争实力。
(一)加强专业建设,培育办学特色
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思想,强化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在巩固教师教育类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技术类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教育类专业群为龙头,以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群为重点,以矿业工程类专业群和财务会计类专业群为两翼,以其他专业为补充”的专业建设体系。重点加强语文教育、学前教育、应用俄语、会计与审计等传统优势专业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凝练专业特色,建成“校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好机遇,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借鉴先进经验,凝练办学特色,重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建设,以“课程设置科学、教师队伍过硬、教学条件一流、教学环节规范”为目标,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幼儿教师培养基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继续实施“名师、良师”工程,努力建设一支专业造诣较深、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队伍。继续实施“硕士工程”,采取引进、进修和培训等形式,不断优化师资的学历结构,逐步提高硕士学历以上教师的比例。继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完善教师业务学习和教学研讨制度,营造教学交流与合作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继续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思想教育,营造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教、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引进、进修等形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继续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强化校企联合、校校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三)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整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集体讨论研究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从学生实际出发选购教材,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引导教师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以省级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校级精品课程为辐射”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研、教学研结合
加强学校与本地中小学、企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强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现产学研、教学研结合,逐步完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鹤岗及其周边地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需要。改进实习实训办法,强化实习实训管理,保证实习实训效果。加强校内实践场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各专业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抓好实验教学改革,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推进实验室开放,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建立教学、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认真学习国家和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精神,科学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广大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术教育类专业逐步实行“二加一” 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德才并进、学思并举、手脑并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强化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强化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习实践空间,积极构建“学期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六)强化科学研究和文化引领,不断增强学校的科研和服务能力
强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研究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助推器。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有计划地购置相关专业的图书资料,改善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努力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创办《鹤岗师专学报》,定期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为教师科研搭建服务平台,为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强化课题立项工作,鼓励教师主持并参与重要课题的研究,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组织煤炭、生物、化工等专业人才,积极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具体的生产实际问题,为提高生产力水平服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相应研究机构(所),发挥学校专业人才优势,加强相关领域研究,积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繁荣区域文化贡献力量。加强黑龙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建设,强化调查研究,拓宽研究领域,重点在黑龙江流域历史、地理、文学和民间艺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形成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鹤岗市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七)完善学生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完善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化学生政治思想、法律、爱国主义和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和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相关课程开发,开展心理咨询、文化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全面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培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强化职业规划,通过系统教育和职场训练,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发展能力。
(八)坚持开放式办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加强校际交往,定期选派教学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完善我校的办学模式,增强我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影响力。加强与中央财经大学、哈师大等院校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相关专业的师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类、矿业工程类、财务会计类等专业的成人教育。加强黑龙江东部幼儿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煤炭安全培训中心和鹤岗市金融专业人才培训中心的建设,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与俄罗斯远东人文社会科学院的联合办学,办好俄语中心,并在对方建设汉语中心,为推动中俄友好服务。加强对外学术交流,设置专项资金,选派教师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进而提高专业学术研究的品位和层次。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在巩固省外就业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强化省内就业基地建设,强化落地人才培养,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九)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对政治理论、高教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校系两级管理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坚持干部“四化”标准,重点强化处、科级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民主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的科学化水平。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建立良性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环节,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机关和后勤的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彰显高校特色和时代特点,努力创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完善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各方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教育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尊师重教,强化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建立师专讲堂,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介绍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教师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引入,实现区域文化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凸显地方办学特色,彰显产学研结合特点,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传媒文化建设,继续办好《鹤岗师专报》和《鹤岗师专团报》,全力创办《鹤岗师专学报》,广泛展示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师生精神风貌和学校发展变化,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十一)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完成学校整体搬迁
贯彻鹤岗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加快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步伐。在“十二五”之初,重点强化相关政策的争取和新校区的整体规划工作,争取2012年开始建设,2014年完成整体搬迁任务。在新校区的建设上,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地方大学建设经验,以建设本科大学为目标,突出现代大学理念,强化产学研合作要求,相关建设一定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重点加强图书馆、实训基地和体育场馆的建设,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做到结构合理、景色美丽、设施一流,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将学校建设成为鹤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为将来建设本科大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二)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加强校系两级中心组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高教理论、高等教育文件和先进院校经验,全面提高校系两级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化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吸收优秀教职工和青年学生入党,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准则,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形成以党风带校风的良好局面。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精神,强化调查研究,推行民主治校,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本规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如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十二五”时期各个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协调和组织。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有关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检查监督,确保各个建设项目能够有序推进、优质完成。
2、资金保障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学校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树立开源节流意识,强化资金、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完善设备购置中的项目招标、投标制度,确保经费投向和使用安全。加强新校区基础设施、学生生活服务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基本建设,确保新校区能够按规划目标如期交付使用。
3、制度、机制保障
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其他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各方面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建立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为本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4、监督保障
加强对规划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权限和任务,落实量化考核办法,完善目标管理制度,体现奖罚分明原则,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能够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作用,强化基本建设和设备购买中的廉政建设,杜绝物品采购和项目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项目建设年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